新華全媒+丨“每個人都是英雄”——哈爾濱抗疫一線掃描
2021-12-11 10:39:08? ?來源:新華網 責任編輯: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|
新華社哈爾濱12月10日電 題:“每個人都是英雄”——哈爾濱抗疫一線掃描 新華社記者王建、楊思琪、強勇 他們奔波在病房救治前沿,他們在寒夜里堅守社區卡口,他們在嚴冬中采集核酸,他們撥通一個個流調電話…… 在哈爾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,醫生、社區工作者、流調員……他們用點點微光溫暖著“冰城”。 全力救治 生命至上 記者在哈爾濱市道里區中醫醫院看到,兩名藥師一起浸泡藥材,隨后將其投到6臺煎藥機中,熬制一個半小時后,打包成袋,貼上使用說明,然后配送。 12月7日,在哈爾濱市道里區中醫醫院,工作人員在調配中藥用料。(新華社記者張濤 攝) 道里區中醫醫院院長徐明說,每天需要上千袋藥劑,醫護人員加班加點趕制,經常熬到晚上十點多才下班,為了早日戰勝疫情,辛苦也值得。 接收病例、查房、會診、監測各項關鍵指標,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……自12月1日以來,對49歲的肖芙蓉來說,每一天都是戰役。 截至9日24時,哈爾濱市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共確診41例,全部收治在哈爾濱市第六醫院,均為普通型或輕型。 作為哈爾濱市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,連日來,肖芙蓉每天都是“兩點一線”“白+黑”模式,有時患者半夜轉送到醫院,她和同事又立刻從賓館趕回去,等脫下防護服準備休息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三點鐘。 12月8日,肖芙蓉在隔離病區內了解患者病情。(受訪者供圖) 除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外,肖芙蓉和同事還會對個別情緒急躁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,幫助他們減輕壓力,平復心態,加快康復。 生命至上!還有很多像肖芙蓉一樣的醫護人員,默默堅守在抗疫一線。目前,哈爾濱市第六醫院開放兩個病區,有醫生30人,護士45人。 哈爾濱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全市配置了精干力量集中救治,堅持“一人一策”,采取中西醫聯合查房、中西醫結合診治、中西藥聯合的綜合救治方法,盡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。 筑牢社區防線 當好“守門員” 連日來,入戶調查、轉運、政策解讀……哈爾濱市香坊區新香坊街道農場社區主任宋菊嗓子啞了,咽喉含片從不離身,晚上就在辦公室休息。 “職責所在,累也得堅持?!彼尉照f,農場社區所轄的溫哥華森林小區二期有確診病例,不僅要守好社區防線,還要及時上報需要隔離、轉運人員,做好疏導。 9月以來,哈爾濱市發生多輪疫情,8000多名社區工作者全力筑牢社區防線。 社區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,不懼嚴寒,當好“守門員”;面對質疑和誤解,一遍遍勸告安慰,當好“疏導員”;配送生活物品,清運垃圾,當好“跑腿員”。 疫情期間,社區網格員每天承擔著大量工作,將網格打造成一個個“抗疫堡壘”。 近日,哈爾濱市南崗區奮斗路街道國慶社區的網格員杜鳳林,化身核酸檢測點的“大白”,維護現場秩序?!袄隙拧边€協助管理封控單元、為封控居民送物資…… 來自哈爾濱市社保中心和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的20名黨員干部下沉到南崗區躍進街道前衛社區和哈西東方瑞景社區。他們穿戴好防護服,擔負起流調咨詢解答、生活物資消殺、粘貼核酸檢測試管條形碼等工作。 12月5日,哈爾濱市直機關工委下發緊急通知,從全市抽調9個行政單位300名黨員干部下沉到社區。在疫情防控一線,他們與社區工作者匯聚成聯防聯控的強勁力量。 凝心聚力 戰“疫”有我 取消毒劑洗手、準備試劑管、用棉簽采樣……在哈爾濱市香坊區中北春城小區的一個核酸檢測點,每個動作,護士劉娟都得重復六七百次。 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安樂街道一處核酸檢測點,醫務人員在進行消毒。(新華社記者張濤 攝) “我們已習慣全民核酸采樣的工作節奏,24小時待命?!焙邶埥嗅t大二院躍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錫沛說,為了搶時間完成任務,不僅醫護人員,中心的行政人員經過培訓后,也投入到一線抗疫工作中。 “您幾日幾點到幾點間去那里的?有沒有遇到其他人……”連日來,哈爾濱市疾控中心流調員李凱文對確診病例、密接、次密接進行流調,不放過每一個細節。 目前,哈爾濱市成立了200多人的流調隊伍,還有大量志愿者加入其中。他們與病毒“賽跑”,了解核實每一條相關的軌跡和接觸人員信息,爭分奪秒形成流調報告。 當前,哈爾濱市所有社會餐飲服務單位暫停堂食。為確保防疫政策落實到位,南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監督管理科科長田堃和同事日行約2萬步,對所轄片區餐飲單位開展“地毯式”排查。 疫情期間,民警在哈爾濱一卡點執勤。(新華社記者王鶴 攝) 在哈爾濱市瓦盆窯公安檢查站,檢查站站長魏玉剛和執勤民警正對來往車輛進行仔細檢查,他們10個人一個班次,每次值班一天一夜。新一輪疫情發生后,哈爾濱市公安局在全市設置了90余處疫情防控檢查點,2400余名民警堅守在一線。 寒冬里,每個人都是英雄。無數人用一次次行動,一個個動人瞬間溫暖著“冰城”。(參與記者黃騰、張濤、徐凱鑫、孫曉宇) |
相關閱讀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發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職業道德監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151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
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:010-88650507(白)010-68022771(夜)